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4月22日,市司法局组织离退休干部赴淳安,参观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 
纪念馆坐落在淳安县中洲镇厦山村。此地群山壁立,竹木青翠茂密,浙皖古道穿村而过,真是小规模部队驻扎、设伏、战斗的好地方。 在纪念馆前广场合影后,老同志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肃然、静气、有序进入馆内,细听讲解、观看视频、纪念实物和文字图片。加深了对这一段艰苦卓绝中共党史和军史的认知程度。 1934年7月6日,新组建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方志敏、粟裕等率领下正式出征。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前夕,党中央向国民党统治区腹地派出的一支奇兵、一支利箭、一把尖刀,其战略意图是牵制国民党军兵力,利于红军主力撤出苏区,北上抗日。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支近万人的部队,深入闽浙皖赣四省,行程5600余里,大小战斗上百次。终因力量过于悬殊,弹尽粮绝,除粟裕参谋长率部分部队杀出重围外,多数人员壮烈牺牲。因叛徒出卖,方志敏被俘,他严词拒绝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在狱中写下《清贫》一文,昭告共产党人的理想情操和精神风貌,最终慷慨就义。叶剑英老帅为方志敏烈士提曰:“血战东南半壁红,忍将奇绩创奇功。文山去后南朝月,又照秦淮一叶枫”。 老干部们感慨道,先遣队的广大指战员用青春和血肉浇铸、凝聚成一座不朽的丰碑,告诉后人只有“奉献”和“牺牲”,才有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我们唯有发扬奉献和牺牲精神,中华民族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