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天气反复多变,房屋、衣服潮湿的同时,人体内的湿气也容易过重。五脏之中,脾胃主水,湿气一多,便会影响脾胃的功能,让人体产生内湿,出现舌苔厚腻、脸色晦暗、四肢沉重等症状。所以祛湿健脾,也是梅雨季节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课题。
我们常说的体内湿气重,那么怎么才能知道体内湿气呢?体内湿气往往有重浊、粘滞、趋下的特点。简单来说,一是身体沉重疲乏,没有精神。湿的特性因为有“重”和“下”,所以常会晕晕沉沉,或身体沉重疲乏、四肢无力,特别容易感到困倦、不想活动。活动时关节发紧,有的人还会出现关节酸痛等症状。二是眼肿舌大,舌头边缘有齿痕。早晨眼皮肿,或有下眼袋;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或舌边缘有明显齿痕。在春夏季,脾湿的人常常感觉口内粘腻,面色晦暗,发黄。三是食欲不振,没有饥饿感。吃一点东西就感觉胃里胀胀的,甚至在吃饭过程中有隐隐的恶心感。湿气重的人,饮食作息和原来一样,但可能在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表现为虚胖的体征,严重的会出现下肢水肿等问题。四是大便稀粘。大便稀烂不成形,或是大便粘滞在马桶上很难冲下去,总有大便排不尽的感觉。
人体内的湿是如何形成?大都由两个方面造成:一是经络不通,二是阳气不足。喜食冷饮、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猛吹空调等都会造成经络不通、阳气不足。特别是夏季炎热,本以此蒸腾出汗,排除体内毒素及垃圾,但现代社会空调盛行,自然代谢紊乱,体内湿气便日积月累。
如何祛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环境祛湿法。日常生活中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千万不要贪凉直接睡地板,防止地底湿气入侵体内,造成四肢酸痛。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水分摄取要适量。
运动祛湿法。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运动出汗是很好的祛湿方法。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缓解压力、活络身体,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均衡饮食祛湿法。肠胃系统攸关营养及水分代谢,最好的方式就是适量、均衡、清淡饮食,同时注意适当午睡、戒烟戒酒。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发炎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易无限量食用,如生菜沙拉、西瓜等,最好在烹调时加入葱、姜,降低蔬菜寒凉性质。
说到食疗祛湿,最经典的莫过于薏米、红豆。薏米,在中药里称“薏苡仁”,《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它可以治湿痹、利肠胃、消水肿,健脾益胃,久服轻身益气。红豆,在中药里称作“赤小豆”,也有明显的利水、消肿、健脾胃之功效。现代人精神压力大,心气虚,饮食不节,运动量少,脾虚湿盛。既要祛湿,又要补心,还要健脾胃,非薏米和红豆莫属。将其熬成粥,使其有效成分充分为人体吸收,也不给脾胃造成任何负担。同时由于红豆性善下行,古人有“多食令人瘦”的说法,有助于消水肿,有良好的减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