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余桂生同志从市级领导岗位退下来,2000年退休。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牢记党的宗旨不变心,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离岗不离责,退休不退党。他常说,要知恩图报,我对两个母亲的恩情是永远报答不完的。一个是生我养我,与我相依为命七十年的生身母亲;一个是拯救我,培养教育我成长,引领我走好人生路的母亲——共产党。
故他自觉把夕阳当二春,不待扬鞭自奋蹄,他是一生跟党走的好党员。讲到做党的工作,他退休后,自市委办老干部单独成立支部以来,他连续担任老干部支部书记十二年。十多年来,他按中组部(2006)12号文件要求,以加强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保持党员先进性为目标,建设“学习型党支部”、“争创五好支部”为载体,坚持学习雷打不动,组织生活正常有序,开展活动丰富多彩,支部工作有声有色,大家公认他是以为老书记。
为党和人民事业尽心尽责
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十多年里,他在履行建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和320国道建德段改建工程指挥部总指挥职责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拓创新,严肃认真,勤奋工作,团结带领大家办了三件实事,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老龄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改建一条路。1998年3月,建德市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刚作完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报告的他,立即向市委书记俞国庆同志“领旨”,三天后正式赴320国道建德段二期改造工作指挥部上班。当天就召开指挥部全体成员会议,提出了“改建好一条道路,锻炼好一支队伍”的目标要求。在改建工作中,他积极发挥指挥部的业主作用,带领大家深入工地抓工程质量,深入沿途群众做思想工作。累病倒发高烧住院,烧一退他就提前出院赴工地检查工作。一次意外,左手腕骨折,他坚持不住院不休息,坚持带伤上工地。这种责任感和精神也深深打动了指挥部每一位同志,改建工程高质量的如期顺利完成,经省、杭州市验收,被评为优良工程。经核算,工程款比概算节余两千余万元,这在当时是独一无二的。与此同时,他还通过合理变更,争取了两千多万元资金,为沿途群众解决了一批水利、道路问题。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好评。
二是建设一座市级老年活动中心。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省不少县市步入了老龄社会,建设社会老年活动中心成了广大社会老年人的迫切需求。对此,省、杭州市十分重视,要求每个县把建设老年活动中心作为老龄事业“三个一”工程(指一个老年活动中心,一个老年公寓,一个老年医院)的重点尽快建起来。他从立项报批,到争取建设用地;从筹集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到精打细算,降低建设成本;从项目评审到工程招标;从图纸设计,到精心组织,施工全程参与过问。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领导下,在省、杭州市老龄委和我市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充分做好准备的基础上,经过一年的努力,于2004年,一座占地3731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质量优良,功能齐全的建德市老年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为我市广大老年人,尤其是社会老人提供了第一座市级活动场所。受到了省、杭州市老龄委的充分肯定和我市领导群众的好评。
三是建立了建德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他从1998年3月接过建德市老龄工作委员会主任一职起,就深入乡村走访调研,发现一些老年人,特别农村有不少老年人温饱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生活太苦,同情心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他说,我这个当老龄委主任的,能为这些贫困老人做点什么?哪怕是一丁点雪中送炭的事,我也会心安些…… 那时,他心中萌生了要建一个施救贫困老人的基金组织。但按当时国务院的规定,要有原始基金200万元,才有建立基金会的资格,只好作罢。于是他找财税局的同志商量,建议成立一个“救助金”,得到了财税部门的支持。1999年春节前,他自己带头,带领老龄办的同志到建设工地和市机关,共集资了15万多元,这是建德市老龄委历史上筹集到的第一批善款。并立即组织调查摸底,对农村第一批48位特困老人实施了救助。受到了社会上的好评。此事很快引起了省、杭州市老龄办的关注,省里发了简报。杭州市在一次老龄工作会议上充分肯定了这种为特困老人雪中送炭的好事。事后,他利用列席市委常委会的机会,建议按老年人总数,每人每年一元钱的标准,从市财政拨款予以支助,常委会同意了他的建议,给了这个小政策。2005年在他的积极争取下,把建立建德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列入了市“十一.五”规划;2007年,筹集到原始基金134万元,于2007年10月26日,经杭州市老年基金会批准,成立了杭州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建德分会;又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筹集到原始基金400万,于2010年7月7日,正式组建成立了建德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提前半年实现了市政府规划发展目标。他为奋斗十二年,事业终于成就而欣慰。基金会成立后,他严格按章程办事,组织制订了一整套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和理事会工作规则。使基金会建设有章可循,保证了基金会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得到了上级和市领导的好评,时任分管老龄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批示:“市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积极筹款、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发挥作用成绩明显,谨致感谢!”
为积极发挥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作用,协助市委、市政府发展老龄事业,改善民生。他在基金会成立的后五年多时间里,每年都要抽时间下基层,跑农村,了解老龄工作,老年人生活情况;筹集资金,评估基金会资助项目落实等情况。截止2015年底,又筹集到资金600余万元,其中80%是他深入做工作筹集到的。五年来,基金会严格按章程规定,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先后向乡镇和行政村、社区支助,敬老院和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等90多家养老设施项目建设资助400多万元。
悉心抓好党支部建设
2004年市委办老干部单独成立党支部,余桂生同志任支部书记已十年有余。多年来支部坚持学习制度雷打不动,组织生活正常有序,开展活动丰富多彩,绝大多数同志,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发挥余热作奉献,保持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一是坚持长期认真组织学习,坚定老同志老党员的理想信念。把老有所学,老有所教,打造老干部精神家园作为党支部建设的首要任务,使老同志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宗旨,认清发展形势,跟上时代步伐,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使老同志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为了抓好学习,他总是带头先学一步,多学一遍,做好榜样,上党课、学习总结,认真对待,从不马虎,他经常与支委一班人讨论研究支部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落实到位。根据中央和上级要求,围绕中心工作,结合老干部思想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并制定全年学习计划,印发全体党员,让大家对学什么?怎么学?一年早知道。这一做法在支部中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他不断创新方法,根据老同志怕冷、怕热,多病体弱的实际,采取围绕一个主题分散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实效。在2014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围绕党员理想信仰和宗旨,进行的“四个专题”教育和去年党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是采取分散集中的办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及时宣传老同志中的正能量行为,激发老同志正能量的发挥。
二是坚持以党章党规要求党员,自觉做到对党忠诚,保持本色,做让党放心的共产党员。2005年,他担任支部书记不久,就建议每年七一党的生日都要学习党章,重温誓词,以增强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他每年都要围绕党章党规党纪,为支部全体党员上党课,2015年全省部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集中教育学习的时候,支部里的党员都说:“余书记已经带领我们学习十多年了”,正是这份坚持,支部里的党员党性、党员意识非常强烈,很多老同志已是耄耋之年,还要坚持去参加“五老”宣讲团、“新安夕阳”银色人才志愿服务行动,生病住院也不忘支部组织生活。
说到余书记上的党课,凡是听过的人都说触动很深,因为他说的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事业的热爱与忠诚。2015年,余桂生书记应邀到钦堂乡为机关党员、村里干部党员上了“全面从严治党,做合格党员”的党课,反映强烈,基层的党员表示多年来都没有听到这么生动的党课了。他严格组织生活,每年都要召开组织生活会。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他要求每个党员都写好书面发言材料,对照党章党规和党员标准认真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部党员纷纷表示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净化,触动大,受教育深。
三是坚持开辟第二课堂,让离退休老同志走出家门看发展变化。余书记知道光靠开会学习让党员保持先进性还是不够的,他在2005年就提出了要开辟支部第二课堂,让老同志感受发展变化,这项活动再一次领先于全身布置开展的“走基层看变化 促发展”活动。他每年都组织支部党员外出参观学习,下基层了解情况,全市16个乡镇(街道)他们都跑过了,建德重大项目和新引进的企业他们也基本都去过,不少老同志看到家乡或过去工作的地方发生的深刻变化,无不感到欣慰和感叹,更加由衷地坚定了对党领导下的道路自信。多年来,支部里的党员从来没有发出过负能量的声音,还积极教育引导家人和周围的人说我们现在的发展来之不易,更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这些正能量都离不开余桂生同志的精心组织。
2015年,他带领支部按照市委老干部局“六个一”活动要求,与钦堂乡老干部支部结对,带领党员参观学习后,使大家从一个乡的局部看见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气象,新面貌,教育匪浅。在活动中,他带领支部还主动结对了3名留守儿童,坚持每学期看望慰问1-2次,慰问的钱都是老同志们自己凑份子的,有的老同志还让自己的孙辈也和留守儿童结对。
四是坚持健全落实规章制度,用制度管理党员。2012年在创建“五好党支部”活动中,他与支委班子成员一起研究,为《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办发(201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的意见》为依据,结合支部市级,制定了涵盖学习、三会一课,交纳党费,七一活动、换届选举等十一项规章制度。有了制度,他知道贵在坚持落实,他带头亲自抓落实,支委班子团结协作,多年来支部各项制度落实的十分到位。
他的举动和工作成绩得到了组织上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他曾多次被建德市委机关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党务工作者。2006年获“全国孝新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007年获杭州市老龄委授予“从事老龄工作十五年以上敬业爱岗”荣誉奖。2013年又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离退休党员”。在他带领下,党支部先后涌现了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李祝华,优秀党员、“最美老干部”柴廷芳等先进个人。近几年去逝的五位离退休老党员,在生命弥离之际,还是念念不忘交党费,要求走后给自己盖一面党旗,充分体现了每一位支部党员的爱党、忧党之情和护党兴党之心,使我们在这些还健在的老同志为之动容。党支部先后多次被建德市委,杭州市委组织部和建德市党工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五好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