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七十年前的事了,但是至今仍记忆犹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八年抗战胜利,全民欢腾。十几岁的我,在报上看到一则猜谜启事,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古代人名”。接着报上出现很多谜底,很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令人关注。
有的猜谜底是“屈原”。意思是日本投降屈服于原子弹。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投汨罗江而死。民间一直以端午节纪念他,他确是我国知名度极高的古人。但更多人认为:8月6日美国原子弹在广岛上空爆炸,三天后又一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这只能是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原因之一,却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日本帝国主义的大本营在中国的东北,即使放弃日本本土,仍能继续称霸一时。
有的人猜谜底是“苏武”,认为日本投降是因为苏联对日作战。苏武在公元前100年即天汉元年出使匈奴,被扣并在贝加尔湖边牧羊19年而坚贞不屈,也是人知人敬的中国古代名人。但对此谜底也有不同看法,认为苏联在8月9日对日宣战,红军袭击关东军,对加速日本投降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根本性的作用。
有人猜谜底是“共工”,理由是日本投降的关键原因在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及在抗战过程中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这一切促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团结抗日,消耗了大量日军,才导致日本最终战败投降。共工是中国很了不起的神话人物,在《辞海》等书上均有记载。《淮南子·天文训》:“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后来报上是否公布谜底,我已记不清楚,但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认为将“共工”作谜底是很有道理的。历史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没有全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就很难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
在二战结束70年后的今天,日本领导人应担负起历史责任,正视历史,以史为鉴,面向未来。